過了30歲後,漸漸發現要一直維持纖細的好身材似乎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,在某次吃飯時,我的同事告訴我,她進這家公司10年,每年胖一公斤,現在就變這樣。我突然發現,一年只重一公斤,也許自己不以為意,但是,日積月累下來簡直變了一個人。所以我常常說,減肥是我一輩子的志業,更正確的說,應該是維持這身材是一輩子的志業。

 

我這輩子在前幾天之前,還沒買過體重機,平常也不量體重,維持身材靠的就是看看褲子是不是一直穿的下,褲子緊了,就認真少吃多動些,最多就是胖到一般身材,加上身高不矮,長肉也是全身均勻長,大多數人都說我是瘦子。但是,幾個月前請來某專家講如何維持好身材,順便替每個人量量體脂、骨骼肌肉等數值,那時我還自認身材還不錯,但體脂肪的數字讓我有點嚇到了….28…..我暗暗發誓,我花一年健康減到20好了~~~

 

當然,我沒花一年,吃純食物加上認真運動,體脂就大幅度減少了,體重小掉一些些(網路上跟市面上超多健康減肥資訊,照做真的都很有用,歡迎大家去google)。我開始覺得,似乎是需要一台體重計來認真為持身材,如果體脂又開始上升,就知道是該控制飲食的時候了!

 

我對這個體重計的要求,最重要的就是要輕薄可以放在床頭櫃下,再來,就是要能量體脂、內臟脂肪、偶爾給我參考一下身體年齡….價錢3000以下,市面上有名品牌大概就OMRONTANITA,偶然間發現TANITA有一組超極輕薄、顏色美麗還有高達9種測量數值的BC750,我就拜下去了….

010431271_file_95856    

 

這台相當輕薄,整個機子的重量就只有900克,當然放在床頭櫃底下還有很多空間

 大小  

 

總共有五個美麗的顏色可供選擇

五色ALL   

 

順便擺上日本官網的照片給大家參考一下,看看不同顏色擺在家裡不同角落是甚麼感覺

ALL  

 

功能上,有九種數值,包含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http://www.tanitataiwan.tw/

功能  

體重

體脂肪率:身體中脂肪組織所佔之比率。肥胖之判定基準為體脂肪率,不是體重。

內臟脂肪等級:內臟周圍附著的脂肪,比皮下脂肪更容易造成慢性病。

肌肉量:支撐姿勢、促使心造跳動之肌肉組織之重量。

基礎代謝量:身體維持運作所需要之最低熱量。

體內年齡:依據基礎代謝以及TANITA研究之組成年齡數值做依據,對應為比對出之體內年齡。

推定骨量:全身骨骼所含有隻蓋等礦物質之重量。

體內水分:身體內所包含的水分。

BMI:體重/身高2 (18.5-25為正常值)

 

另外還有:

女性節食減重模式:只要輸入月經開始日期,適合節食減重的時機到來時,就會有燈亮顯示。

目標體重設替功能:還可以輸入目標體重,可以顯示現在測量的體重與目標體重的差異。

可記憶前次測量結果,二組個人資料記憶,訪客及運動員模式。

 

我個人覺得這功能已經很夠用了。

 

我買了粉紅色,貨到時的樣子

正面

IMG_0700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反面

 IMG_0699  

 

拆開外面的包裝後,用了一個手提塑膠盒裝著,這裡輕輕打開就可以了。

IMG_0708   

 

裡面有附四顆Panasonic的電池,裝到機器背面。

IMG_0709  

 

這還有附本非常詳細的說明書,如何使用以幾每個數值所代表的意義,都有非常詳盡的解說。

  IMG_0711    

 

按鍵也非常簡單,輸入基本數值之後,就可以天天量囉!

IMG_0710  

ZoeSqu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要來介紹一個旅行當中必備、輕便又相當實用的小物 -- See to Summit 隨身頸枕 。

 Aeros_traveller  

 

如果你跟我一樣愛旅行,而在旅途中又常常得坐很久的車,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U型枕是必備的。之前我的U型枕,是當時從美國搬回來時在機場買的一個高級貨,這個高級貨,不需要自己吹氣,枕頭裡面類似記憶棉的東西相當舒服,但這種舒服貨的最大缺點就是它不是那麼方便攜帶,有時東西一多,或位置坐位一小,收納時就顯得非常占空間。

 

幾年之後,我開始考慮是不是也來換個吹氣的,但是吹氣的一直有一個很不方便的地方,就是吹的有點久,放氣要放乾淨也真的需要點時間,尋尋覓覓,還是一直拿著我那不能收的扁扁的U型枕。

 

前一陣子,發現一個相當不錯的戶外用品品牌,See to Summit,他們家的東西真的是輕巧又方便攜帶,這個U型枕更是我覺得喜歡旅行的人必備的用品。到底有多好用呢?

 

收起來的時候比拳頭還小,重量也只有50克重,實在是太輕巧了

IMG_0641   

 

這是吹起來的樣子

 sea_to_summit_aeros_traveller_pillow  

 

這吹氣孔相當特別,把吹氣跟放器孔做在一起

 1  

 

吹氣時,氣吸飽,我大概吹三下就差不多了,連三歲妹妹都可以吹,我記得上次出國長途車程時,我吹三下就準備關孔套上枕頭睡覺,隔壁的旅伴吹他的U型枕吹超久……….

 2  

 

要放氣時,那更是方便,下面那一層是放氣孔,整個孔很大,大概兩秒鐘就放氣完畢,折一折裝進套子裡就可以了,不像傳統的,真的放超及久還放不乾淨…..

3   

 

上次出國後,一起出國的很多朋友都說,他們也得去搞一個,真是超級無敵方便,我是在墾趣買的,網路上也可以找的到….

ZoeSqu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繼我在插電式摩卡壺、方便攜帶手沖壺後又發現了一個非常適合旅行攜帶的泡咖啡器具-Impress Coffee Brewer,說穿了,其實就是French Press (法國壓)結合了保溫杯的方便攜帶版。

impress_2colors_db__17606.1407349383.1280.1280 

 

這個Impress Coffee Brewer是美國發明的,外表看起來就是一個不銹鋼杯,有黑色跟藍色可供選擇,高15.2 公分、直徑約8.57 公分;容量385cc(建議)~414 cc(最大;有一個外杯(不銹鋼杯)、內杯(筒狀濾器)跟一個蓋子。內杯的筒狀濾器包含了一個不銹鋼內筒、濾器以及軟墊,濾器孔做的蠻細的,因為個人口感需求,我都把咖啡粉磨的挺細的,將咖啡到出時,也少有咖啡粉殘留喔!

IMG_0921-outlinesmInterlaced     

 

這器具真的相當方便,當然不止旅行方便,平常泡咖啡也相當方便,口感也還不錯,只需要將咖啡粉加入外杯中,沖入熱水靜置個幾分鐘,然後再把裡面筒狀濾器往下壓,就可以直接喝了,要帶著走也行。清洗收納也都相當方便。

Impress_process_72__35166.1407349279.1280.1280   

 

跟大家分享一下Step by Step泡咖啡說明:

第一步:將磨好的咖啡粉到入外杯,然後再加入開水,咖啡跟水要加多少我覺得還是依照個人口感需求,試個幾次就會知道了!

第二步:靜置個幾分鐘。這個步驟我通常會將蓋子一起蓋上,雖然官網建議3分鐘,但是我還是覺得依照個人口感需求,咖啡種類不同、咖啡粉的磨的粗細不同其實倒不一定是3分鐘,我有一款咖啡豆,我都靜置超過三分鐘。

第三步:把蓋子蓋在內杯上,濾器朝下慢慢的往下壓,蓋子會有一個氣孔讓熱起跑出來,這個動作要慢慢做,官網說以免熱水濺出來 ,我個人是完全沒這種經驗啦!我覺得設計的挺好,壓起來很輕鬆也不容易壓很快。

第四步:就可以喝啦!我個人通常是都會倒在其他的杯子裡面喝,總覺得一直放多多少少會再繼續萃取。

makecoffee-graphic

 

接著來看看如何清洗: 

第一步:將內杯拿出來,將濾器慢慢轉開。

第二步:將軟墊與內杯分開。

第三步:然後將五個零件一一清洗。外杯的外部用手清洗就好,說明書有建議步要用刷子或菜瓜布刷,以保護外部的美觀。

第四步:洗好晾乾後,將內杯放入外杯,再放入軟墊跟濾器。說明書上有建步步要軟墊跟濾器裝回內杯再放入外杯收藏,避免萬一太久不用,軟墊沾黏在外杯。也可以將軟墊跟濾器裝回內杯但步放入外杯,分開收藏。

 cleanimpress-graphic

 

這個真的是相當不錯的發明,真的是讓泡咖啡變得非常方便。這我倒是沒在市面上看過實品,網路上就可以買的到。

ZoeSqu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